大早我們兩人吃完了飯店提供的精緻早餐後,


們兩人就要趕去把車還給租車公司跟搭火車去比利時了,


由於我們兩個都是拖拖拉拉的人,


加上有點小小的睡過頭的關係,


不但我們本來計畫要再去一次公園散步拍照的計劃只能作罷,


還要用狂奔的速度趕去昨晚停車的地方取車,

只能草草的拍了一張白天的阿姆斯特丹地標的照片就趕快離開,





(離開的那天還是霧濛濛的天氣,還是零下四度)


我們的火車是中午12點50分的,


當我們在要去還車的路上時,


已經是12點整了,


而且還要先回飯店拿行李,


簡直是比拉肚子還要急。


就在我們已經到達租車公司前的那條馬路時,


沒想到大都市最常發生的狀況在此時發生了,


那就是"塞車",


短短200公尺左右竟然讓我們開了15分鐘以上,


還車時只非常緊急跟櫃台的先生說了句:I am in a hurry for the train. Sorry!!!

就趕快的跑去搭輕軌電車趕往阿姆斯特丹中央車站了,


那個人一臉錯愕的接下鑰鉂後就只說了句ok!!

我想他應該在想:難道車子壞了想落跑嗎?

幸虧後來檢查信用卡帳單並沒有被多收任何費用,

真是感謝那位受到驚嚇的先生了。


我們兩人在等輕軌電車時已經是12點25分了,

還好剛好12點28分有一班車往車站,

兩個人急急忙忙的搬著大包小包衝進車裡,

當下不管是狼狽、混亂還是緊張都不足以形容我們的處境,

搭上車之後兩個人就不停的看手錶,

任何一個紅綠燈或靠站都讓我們相當的不耐煩與焦慮,

經過了大約五站,
(煎熬的15分鐘)

我們在12點40分左右到達了火車站,

一下車就拔腿狂奔,

可能比高中時參加大隊接力時跑最後一棒一樣的拼命。
(沒錯,我就是要順便臭屁一下我以前跑最後一棒)


一進火車站就直奔服務台詢問我們要搭的火車在哪個月台,

站務人員說了八號月台之後,

還補上一句:You must be hurry!!!

我們連謝謝都來不及說就往月台衝,

在月台上看到我們要坐的Thalys列車車長已經在吹哨了,

真的是緊張到內褲都要濕了,

在我們一踏上火車的那剎那,

火車也開始動了,

這個時候已經一身大汗的我們都已經腳軟了,

在一邊不斷的好險、好加在、幸好開頭的句子對話中,

我們把行李放好並找到自己的位子,

大口的喘了兩口氣之後,

我們就喝著咖啡打開電腦看日劇。



從阿姆斯特丹到布魯塞爾的火車要搭兩小時四十分鐘,
(明明就很近,為何那麼久??)

看完了三集的日劇後,

也差不多要到達我們的目的地→布魯塞爾,

沒想到就在離到站還有五分鐘的時候,

列車硬是停了下來,

廣播表示鐵軌調撥,

火車會誤點半小時,

真是@%$^#*&,

就只差五分鐘的距離,

全車的人都開始罵了起來,

不過大家都還是只能乖乖的乾等,

我們在停滯的車上一直討論到底要在Midi下車或是在Zuid下車,

此時旁邊一個看似當地人的女子用英文告訴我們:It's the same.

兩個癡傻的觀光客才恍然大悟,

原來是同一個地點,

但是因為比利時同時使用荷語與法語所以會有兩個版本的首都車站地名。
(比利時北邊講荷語,南邊說法語,首都兩者兼具。Midi→法語,Zuid→荷語,南站之意)


過了許久的發呆,

我們終於在比預定時間晚40分鐘後到站,

由於比利時的南站是出了名的扒手多,

所以一下車我們兩人就啟動了防禦模式,

緊張的提防東提防西;


其實這天車站的人很少,

空空蕩蕩的而且很大,

建築也相當的新穎,

跟網路上大多數人形容的不同,

沒有什麼治安不好或是髒亂的感覺,

但是走出車站後布魯塞爾的第一印象跟想像中有很大的差異,

完全沒有濃厚的歷史感或是現代進步的歐盟首都的感覺,

房子灰灰醜醜的,

一條高架鐵路橫在我們的面前,

感覺上跟台北幾乎沒有兩樣,

反爾讓兩個離家好一段時間的兩個人有一種熟悉親切的感覺,

本來想偷懶搭計程車去飯店不想走路找路的我們,

在此時遇到了語言不通的第一個挫折,

計程車司機跟我們無法溝通,

而且大概帶有一些講法語的人的驕傲,

對我們相當的不友善,
(原來歐盟首都其實並沒有相當的國際化)

講法語的人真的對講英語的人帶有些許的歧視,
(我想這大概就是英國始終保持跟法國主導的歐盟若即若離的主因)

好了停止牢騷!

搭車碰壁之後,


只好靠著自己可靠的雙腳向前走,
(順道一提問路時問了至少三人不願搭理說英語的我們)

遇到一個好心的大叔,

雖然英文不好但仍願意搭理兩個口操不標準英文的亞洲人,

替我們兩個詢問其他人知不知道我們飯店的位置,

相當好運的是剛好有一個就在我們要住的飯店附近的飯店工作的年輕人,

英文也很流利,

還相當友善的帶我們走了好一段路,

然後再三確定了我們知道要怎麼走之後才微笑的離開,
(感動得痛哭流涕)

不過奇怪的是難道這裡亞洲人很少嗎?
(怎麼可能)

還是我們兩個長得特別奇怪呢??
(可能太醜)

每個路人總是會多看我們兩眼,

就連開車的人也會瞄一瞄我們,

可能我們臉上有寫著觀光客(絕對是法文)讓他們覺得很有趣吧!




(布魯塞爾的夕陽)


因為是冬天的關係,

天黑的相當早,

不過4點多,

天色就漸漸的暗了下來,

我們在太陽還沒完全落下之前終於找到了我們下榻的旅館→Floris Avenue

是個還算精緻的商務型旅館,

不過房內沒有煮熱水的水壺,

這倒是讓嗜喝茶與咖啡的我們相當的難受,
(荷蘭的都有! 無理取鬧狀)

不過歐洲人好像都很少有在房間煮熱水喝茶的習慣,

也沒有台灣人吃泡麵這種奇怪的需求。
(英國的都有喔~ 因為他們超愛喝茶)

所以當我去櫃檯問的時候櫃檯人員對我們要熱水的需求都覺得相當奇怪,

且得到的答案當然是→

No, we do not have kettle for hot water, you can just have hot water in breakfast time.
(操著奇怪的法式口音冷淡的說)

難道歐洲人都是只有早上才喝茶的嗎???

因為櫃台是一位中年男子,

說不定跟大多數的歐洲人一樣有重女輕男的態度,

我還相當心機重的叫馬啾再去問一次,

沒想到他對女人也不買帳,

還是換回了一個No字。


雖然沒有熱水讓我們感到沮喪,

但肚子餓了還是趕快去找地方吃飯比較要緊,

於是我們兩個就趕緊去街上晃晃了,


(新舊建築並存的布魯塞爾)


布魯塞爾是歐盟的首都,

也是聯合國在歐洲很重要的一個總部之一,

在這裡可以深刻的發現到她新舊文化並存的證據,

建築就是最好的例子之一,

大多的觀光客都會在以大廣場(Grand place)為中心規畫的一個長條狀觀光區域走走看看,

這個部分給人一種很傳統的歐洲都市的感覺,
(就稱他為舊城區吧!!)

但其他的部分就有很多辦公大樓或是新的建築,

城市中也穿插了很多漫畫塗鴉及幽默的銅像,

丁丁就是比利時最有名的漫畫人物,
(不是紫色的那隻娘炮寶寶)


(大廣場Grand place)



這些東西我想上網查就可以查到有無數去過布魯塞爾的人在介紹,

我想我就不囉嗦的再提了。


說到比利時,

巧克力是大家馬上會先想到的,
那當然,

我可是急著去買來吃看看呢,

觀光的舊城區內可以說是兩步一間小店、三步一間有名的大店,

像是Godiva、Neuhaus、Galler或是Pierre Marcolini都是其中的名店,
(我怎麼找都找不到Pierre Marcolini,為什麼??)


我一到大廣場就先衝去旁邊的Godiva買了一杯熱巧克力牛奶來喝,

並貪吃的買了兩顆酒心巧克力,

還跟店員玩起猜猜我從哪裡來的遊戲,

在日本、韓國、中國及新馬泰都猜完之後,

可愛的小姐才認輸狀的表示實在猜不到我們是哪來的,
(看來台灣真的是相當的沒有知名度啊!!!)



(從此之後,她就知道世界上有台灣了)



不過Godiva的巧克力好吃雖好吃,

但是因為全世界都有分店,

已經是一種令人沒有驚喜的味道,

就像你不會覺Hagen-Daz是會令人感到很特別的感覺一樣,

就是一個很安全的品牌,

所以之後我們兩人下定決心,

要買都要買那些聽都沒聽過的牌子來吃,

這樣才有趣嘛!!





吃飯總是人生最難決定的大事之一,

不是吃不吃就是到底要吃什麼,

太貴的餐廳不吃、人太少的不吃、太多人的也不吃、主動出來拉生意的也不吃,
(這麼刁的客人哪裡找)

最後捨棄了有名的布魯塞爾海鮮街,

到了一個位於大廣場轉角的邊的一間希臘餐廳,
(在比利時吃希臘菜,超無厘頭的選擇)

只是因為他的淡菜賣的比較便宜,
(原來是窮人的決定啊!!!)

只是很好笑的是,

當我們點的淡菜上桌之後才發現,

原來不是淡菜鍋,

而是淡菜湯,




(希臘口味的淡菜湯)


除了稍稍的鹹味偏重之外,

其實拿法國麵包來配還蠻好吃的,

另外還點了魚排跟雞肉漢堡,

希臘菜的口味又鹹又酸相當有趣!


吃完飯之後我們就要去看最有名的尿尿小童了,

雖然說它是一個位於不顯眼角落的小銅像,
(擠滿了人一走近一定會發現!!)

但是他跟比利時幾乎是畫上等號,

而且據說他有上百套的衣服,

還有自己的更衣室呢!


大概是我們去的日子離聖誕節近了,

所以我們看到的是穿聖誕服的尿尿小童,

真是相當的有意思。

話說回來,

尿尿小童的腎還真好,

天天撒這麼多尿還不會腎虧,

算你狠!!




(聖誕小童)



我們兩個在看完聖誕小童之後就在旁邊的鬆餅店買了一個巧克力鬆餅,

雖然相當的貴,
(一個三點五歐)

不過熱熱香香的真的很好吃呢!






千萬不要小看這個小小的鬆餅,

不管是荷蘭、比利時還是德國都自稱這是他們發明的點心,

就跟薯條一樣的具有爭議性呢!!

最後再回飯店的路上,

馬啾相當任性的一定要去買一罐有名的比利時啤酒來喝,



(一面啤酒牆)


一進雜貨店我們就被一大面的啤酒牆嚇到了,

至少有上百種口味跟品牌吧!

最後馬啾選了一罐覆盆子口味的啤酒,

事後證明,

比利時啤酒有名是因為一些品牌而有名的,

並不是從比利時出產的啤酒都好喝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ianteag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